成都自考报名_自考本科_专升本自考_学历提升_谊嘉教育

13541238927

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自考资料

行政管理本科 00034社会学概论模拟题模拟题 (2)

发布时间:2024-02-2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真题

(课程代码00034,适用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

A.《美学讲演录》                                                                          B.《美学新论》

C.《美学新解》                                                                               D.《实验美学》

2.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

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

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

3.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属于

A.象数思维                                                                                      B.语言思维

C.逻辑思维                                                                                      D.叙事思维

4.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

5.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

A.悲剧和喜剧                                                                                 B.丑和荒诞

C.优美和崇高                                                                                 D.中和与极致

6.在谈到美丑的关系时,“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这句话的提出者是

A.赫西奥德                                                                                      B.亚里士多德

C.赫拉克利特                                                                                 D.德谟克利特

7.荒诞这一审美形态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是

A.本质与现象的分裂                                                                   B.动机与结果的背离

C.不合理与扭曲                                                                             D.非理性和异化

8.“我们说明自然,但是,我们理解心理生命。”句话的提出者是解释学的代表人物

A.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

C.施莱尔马赫                                                                                 D.狄尔泰

9.人的五官具有审美能力,根本上是因为

A.审美所关涉的是形式                                                               B.感觉在实践中获得了社会性

C.五官是人与外在接触的通道                                                 D.感觉在实践中部分扬弃了生物性

10.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

A.直观性                                                                                           B.无目的性

C.普遍性                                                                                           D.多义性

11.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艺术的学说是

A.游戏说                                                                                           B.集体无意识说

C.模仿说                                                                                           D.载道说

12.艺术品动态结构中的外在过渡层次是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13.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A.喻象                                       B.抽象                                       C.兴象                                       D.仿象

14.艺术意象最根本的特点在于

A.虚拟性                                   B.想象性                                   C.情感性                                   D.感性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的意境类型是

A.有我之境                                                                                      B.情感意境

C.无我之境                                                                                      D.抽象意境

16.下列选项中,最不具有空间特征的纯时间性艺术是

A.舞蹈                                       B.文学                                       C.音乐                                       D.戏剧

17.“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句话出自

A.《乐记》                                                                                        B.《文心雕龙》                      

C.《文赋》                                                                                        D.《原诗》

18.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说明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都不对

19.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

A.王夫之                                   B.叶燮                                       C.梁启超                                   D.鲁迅

20.提倡“顿悟顿修”的是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二、多项选择题

21.喜剧的次级形态有

A.滑稽                                       B.讽刺                                       C.幽默                                       D.荒诞

E.可笑

22.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

A.形式上的不和谐                                                                        B.审美效应上的痛感

C.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                                                               D.都是形式大于观念

E.以上都对

23.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

A.他律性                                                                                           B.形式符号性

C.开放性                                                                                           D.自律性

E.兼容性

24.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5.有关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                                                 B.人生境界就是审美

C.审美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                                                 D.审美是一种功利的人生境界

E.审美境界是一种道德境界

三、名词解释题

26.审美情趣

27.超验世界

28.符号说

29.化育

四、简答题

30.简述审美对象的特征。

31.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

32.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33.艺术品包括哪些层次结构?它们的功能和关系如何?

34.艺术敏感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

35.论述艺术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36.试述美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真题答案

(课程代码00034,适用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

1考点点击  本题在20104月真题第1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看法。  要点透析  美学研究的观点之一是把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层面,蒋孔阳在晚年的著作《美学新论》中持此观点。答案为B

2考点点击  本题在20104月真题第7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审美惊异。  要点透析  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项表述错误。

3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审美形态与思维。  要点透析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重视体验、综合和整体把握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物象与数的结维方式叫作象数思维。答案为A

4考点点击  本题在20104月真题第1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要点透析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真正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理论的基础。答案为B

5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审美形态之优美和崇高。  要点透析  优美和崇高是审美实践活动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和若干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内涵。答案为C

6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丑”的形成。  要点透析  这句话是赫拉克利特在谈到美丑的关系时所说的。答案为C

7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荒诞理论的历史考察。  要点透析  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荒诞的实质表现为本质与现象的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则是非理性和异化。答案为D

8D

9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感官审美功能的社会属性。  要点透析  马克思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的历史产物”,人的五官具有审美能力,根本上是因为感觉在实践中获得了社会性。答案为B

10考点点击  本题在20104月真题第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审美理解的多义性。  要点透析  正因为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才具有不同的审美理解,从而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答案为D

11.C  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  要点透析  AB项是从艺术起源角度来定义艺术的,D项是从艺术功能角度来定义艺术的。答案为C

12.C  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要点透析  形式符号层是引导审美主体进入真正殿堂的第一步,也是艺术品动态结构中的一个外在过渡层次。答案为C

13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象的主要类型。  要点透析  抽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表达上所具有的纯粹的形式符号性,书法艺术即具有这种性质。答案为B

14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意象的审美特质。  要点透析  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答案为B

15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意境的两种艺术类型。  要点透析  “无我之境”是意境两种类型之一,是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可知答案为C

16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要点透析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对物质材料的依赖程度是最低的,这使它成了一种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因此,它是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答案为C

17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意象的创造。  要点透析  这句话表现的是中国古人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出自<乐记·乐本篇》。答案为A

18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美育的特点。  要点透析  美育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及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打动人的心灵,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明白地揭示了这一点。答案为A

19考点点击  本题在20084月真题第18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的美育思想。  要点透析  题干中的观点出自梁启超的著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答案为C

20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慧能的禅宗观点。  要点透析  题干内容出自《坛经·顿渐品》答案为C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  考点点击  本题在20084月真题第2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喜剧的内涵与特点。  要点透析  本题属于美学理论常识,要求考生识记。

22ABC  考点点击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崇高与丑的比较。  要点透析  在论述崇高特征时,主要参照系就是优美,即通过比较崇高与优美的差异,来论证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答案为ABC

23ABC  考点点击  本题在20094月真题第2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的存在方式。  要点透析  他律性指艺术品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形式符号性指艺术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传达给接受主体要靠特定的形式符号;开放性指艺术品只能是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答案为ABC

24ACD  考点点击  本题在20104月真题第2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类型的划分标准。  要点透析  艺术类型的标准具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大致依据ACD三种标准进行划分。

25AC

三、名词解释题

26.审美情趣:是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壮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滑稽令人捧腹,神奇令人惊异等。

27.超验世界: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是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把握的世界,超越了“再现客体”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主体的精神世界,实现了艺术的纵向超越。

28.符号说:由美国的苏珊·朗格提出,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这种学说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仍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29.化育:主张美育对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地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精神生活。

四、简答题

30.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所谓非实体性,指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性实体,而且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与体验之中。开放性,是指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另一方面,真正的审美对象又决非仅仅表现为一种有限的单纯的物。任何物质,如果它们缺乏内涵,了无余韵,不能使人从中看到更多、更深、更远的东西,它们也就很难转化为真正有价值的审美对象。

31(1)黑格尔认为崇高一般是一种表达无限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里又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象。(2)崇高应当存在于艺术之中,具体来说就是存在于他所说的“象征型艺术”之中。他认为崇高是内容大于形式,形式只是内容的象征。(3)他把崇高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到的意义与有别于意义的具体显现之间的分裂,二是这两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显露出来的互不适应。

32(1)审美经验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是审美对象在具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被构建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2)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活动本身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因此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接受和欣赏,审美经验能帮助人们净化自身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从而对他们的人生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33.艺术品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等。它是艺术品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与传达。(2)形式符号层。指艺术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它有时有独立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指示、负载艺术意象的功能。(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它潜在于形式符号层中,在鉴赏中生成审美对象,是艺术品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4)意境超验层。即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品的终极和归宿。它是以意象世界层为中介的,没有意象的导引,意境根本无从谈起。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毫无意义。

34.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艺术敏感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朦胧性、突发性和能动性。它是朦胧的意象的雏形,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象;它是突发的,似乎从天而降,所以难以把握;它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能力,更是主体对客体的赋予能力,艺术家凭借先在的文化心理结构能动地感受对象。

五、论述题

35(1)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与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2)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联系。艺术创造者都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涌动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经验,重组和创造一个能被感官直接感受、把握、体验的意象体系,然后通过特定的形式符号表达出来,凝定下来,形成艺术品。因此,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3)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接受者在欣赏艺术品时,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由此可见,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

361)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够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2)美育是一种爱美的教育,爱美是人的天性,当人按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自然取得符合他的目的形态,他就感到满意和愉快,从而产生了美感。(3)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4)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审美境界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正是这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可见,自由乃是审美境界和美生成的核心所在。而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拥有自由,而当人拥有自由时,他也才能作为写作意义上的人而拥有美。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所谓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审美教育的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转化为两方面的内容:即美的形式的教育与审美理想教育,前者属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后者则要求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

 


相关阅读
在线报名咨询平台

抢先报名免费体验课程

咨询电话:

13541238927

2020年成都成人自考倒计时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热门推荐
咨询周老师咨询李老师
联系我们

电话:13541238927   13541238927

地址:四川

QQ:472999357@qq.com

四川谊嘉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4053798号-1